头像

夜夜殇情

梦回孤客枕,听彻草虫吟。寂莫三秋夜,凄凉一片心

「大画幅摄影的奥秘」

 6年前  •   摄影摄像教程  •     •   3048  •   0

很多影友时常感叹:使用数码相机拍照多年,摄影的水平似乎很难再提升。探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如果对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不满意只要按下删除键即可,镜头中的画面在脑海中停留的时间极短,拍摄时几乎未经思考,摄影变成了手指的直觉反射动作。这几年,有很多进入创作瓶颈的影友为求突破,开始重拾底片相机,传统摄影似乎又见到了一丝曙光。的确,如果使用传统相机拍照,会有“烧钱”和心疼的感觉,拍照的速度、节奏自然就会放慢。用心揣摩深思的结果,使得照片变得沉稳简洁,摄影者的“摄影眼”(Camera eye)因此渐渐建立,个人的视觉能力也获得大幅地改善。
无疑地,拍摄速度最慢、画质最好、也最能反映拍摄者内心世界的相机,就是大画幅相机。这种相机结构非常简单,性能却极其复杂强大,没有任何自动对焦、自动曝光的功能,却可以提供给拍摄者顶级的影像画质。如一张接近A4纸大小的8×10英寸彩色反转片,如果用专业底片扫描仪以3000dpi扫描,可以获得约7亿2000万像素(超过2GB)的数码文件;反观数码单反相机单个文件大概只有60MB左右,即使售价超过20万元的顶级数码后背,也难以超越这样的技术规格。尤其照片只要放得够大、要求更细致,大画幅相机的优势就会变得越明显。
大画幅相机除了画质优异,还可以主动调整被摄物的透视与形状,同时控制景深的分布范围。数码时代使用大画幅相机的影友,绝对是站在金字塔的最顶端,足以让世人肃然起敬的对象。大画幅相机性能虽然强大,但是它的价格却相对低廉,有心进入大画幅摄影的朋友可以到国外拍卖网站逛逛,常常可以觅得新品时动辄几千美元以上,现在售价只剩下零头的高级职业装备。
本书作者蒋载荣教授是留美的摄影学者,也是美国黑白风光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的嫡传弟子。他使用大画幅相机的经验接近30年,深谙摄影历史、材料与实务的技术理论。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铺陈大画幅相机的历史、光学原理、正确的操作方法等细节。相信使用大画幅相机的影友在阅读本书后必可在书中找到自己疏忽的技术盲点,形成正确的操作习惯,同时也可为大画幅摄影创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这是一本记录传统摄影光辉灿烂一页的摄影专著,值得大家细细品味,珍视收藏。

第1章 21世纪——摄影时代的重要转折点
一、摄影的纪元——公元1839年 16
二、传统大画幅摄影的复兴 19
三、传统与数码并存的时代 20
四、大画幅相机——摄影苦行僧淬砺心智的工具 23
第2章 论大画幅相机
一、大画幅相机的演进 26
二、“构思性”与“随机性”的摄影题材 29
三、大画幅相机的优势 30
1.影像画质的考量 30
⑴135小型照相机的限制 30
⑵底片放大倍率的探究 30
2.大画幅相机复杂灵活的移轴功能 32
3.蛇腹——近摄的利器 33
4.镜头购置费用相对便宜 33
5.具有专业摄影家的形象 34
四、大画幅相机的劣势 34
1.机动性差 34
2.拍摄速度很慢 35
3.取景方式需要适应 35
4.无法拍摄动态影像 36
5.技术门槛过高,容易泄露摄影师的视觉能力 36
五、大画幅相机的类型 36
1.根据构造区分 36
平台式 36
单轨式 39
U型支架设计 39
L型支架设计 40
无支架设计 41
2.根据使用底片尺寸区分 43
一般规格 43
特殊规格 43
六、小结 43
第3章 论镜头
一、镜头的发展历史 46
1.单一镜片的先河 47
2.复合镜片组 48
3.Petzval人像镜头 49
4.对称式双复合镜片组 51
5.现代光学的转折点——消像散镜头的出现 52
6.三镜片镜头的设计 53
7.双高斯镜头 54
8.现代光学镜头的设计 55
二、光学镜头的14个术语 55
1.球面与非球面 56
2.曲率中心与曲率半径 57
3.正镜 57
4.负镜 57
5.镜轴 58
6.光心 58
7.节点 59
8.节面 59
9.主焦点 60
10.焦距 60
11.视角 61
12.清晰成像圈 61
13.涵盖角 62
14.照明圈 62
三、关于大画幅相机的镜头 63
1.中小型相机与大画幅相机镜头设计的差异 63
2.镜头焦距的选择 63
四、大画幅相机的镜头分类 65
1.广角镜 65
广角镜头的涵盖角 66
广角镜头的发展 68
早期球状结构广角镜的发展 68
球状结构的杰作——Hypergon 70
逆焦式广角镜或倒置式望远镜 71
影响深远的蔡司Biogon镜头 72
2.微距镜 74
微距镜的定义与校正问题 74
制版镜头 76
3.望远镜头 77
望远镜头与长焦距镜头的区别 77
望远镜头的发展 77
Barlow镜头 77
PetzvalOrthoskop镜头 78
英国Dallmeyer与德国Miethe望远镜头 79
前后组各自独立的望远镜头 80
望远镜头现况 81
第4章 论镜头的成像
一、关于大画幅镜头的成像 84
二、光学成像的纸上作图法 85
三、光学成像范例 87
四、清晰成像圈的控制 88
五、前板与后板的移轴动作 90
1.升降与侧移 90
2.旋转与俯仰 92
薛普鲁格定则(沙姆定律) 93
枢纽律 95
六、景深的控制 96
第5 章 大画幅相机的操作程序——以Sinarf2为例
一、概述 100
二、Sinar系统的两点对焦设计 100
三、Sinarf2的操作 102
1.第一阶段:寻找最合适的镜头焦平面 103
2.第二阶段:从焦平面中寻找必要景深的镜头光圈值 107
3.第三阶段:完成测光,准备进行拍摄 108
第6章 曝光与测光的研究
一、曝光的基本概念 112
1.入射式测光表 113
2.反射式测光表 114
3.曝光失误的问题 114
测光表材质老化或感光度设定错误 115
快门的机械有误 115
镜头的透光率失准 115
冲洗过程的影响 115
底片曝光后潜影时间过长或受到放射性污染 116
二、蛇腹延伸曝光补偿公式 116
1.公式1 116
2.公式2 117
3.公式3 117
三、曝光补偿表尺的制作 118
四、测光的观念 119
1.彩色反转片的测光方法 120
不用测光表的曝光概念法:f/16、f/11与f/8定律 120
入射式测光法 121
平均测光法 123
灰卡法 125
2.黑白底片的测光方法 125
ZoneSystem暗部测光法(假设自己冲片) 126
入射式测光法(假设自己冲片) 127
中间调测光法(假设店家冲片) 127
第7章 暗房冲洗的原理与技术
一、暗房冲洗概述 130
二、关于黑白底片的冲洗 130
三、黑白冲洗的化学药剂 131
1.显影作用与显影剂 131
M—Q型显影剂 131
亚硫酸钠的用途 132
抑制剂 132
KodakHC—110 133
KodakD—76与IlfordID—11 134
IlfordIlfotecDD—X 134
2.停止液 135
3.定影液 135
4.海波清除液 136
四、黑白底片冲洗方式 136
1.大型不锈钢或塑料立方体冲片筒 137
2.盘式显影法 138
3.长筒形的冲片筒 139
4.Jobo(佳宝)冲洗机 140
五、彩色冲洗服务的今与昔 141
六、彩色冲洗 142
七、E—6冲洗的两种药水 143
1.三道药剂的E—6冲洗步骤 144
2.六道药剂的E—6冲洗步骤 145
八、彩色负片冲洗 146
1.彩色负片的结构与处理 146
2.C—41冲洗步骤 147
参考书目 148
附录 拍摄范例一 彩色摄影示范图片 149
拍摄范例二 黑白摄影示范图片 191
本书作者 238
跋 大画幅摄影——最庄严与隆重的记录仪式 239

作者简介
蒋 载 荣 T.J.Chiang
摄影家暨摄影影像学者
★ 祖籍河北宛平,生于台湾省台北市
★ 台湾成功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
★ 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理工大学(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美术摄影硕士(Master of Fine Arts in Photography)
★ 留美时期曾追随亚当斯生前暗房助理Willie Osterman教授学习大画幅摄影与黑白精致放相技术,为亚当斯少数华裔嫡系弟子,也是台湾地区少数理论与实务兼顾的摄影教育学者
★ 现任台北世新大学图文传播暨数码出版学系专职教授(1992年迄今,任教已满20年,2004年曾获颁世新大学教学特优奖励),目前在世新图传系大学部与研究所开设摄影学、摄影制作、基础专业摄影、灯光研究、静物摄影、完形心理学、摄影与符号等课程
★ 1989年荣获台湾地区第三十届文艺协会艺术摄影奖
★ 1992年曾受邀在台北为国际巨星成龙拍摄公益广告
★ 1994年起陆续出版《进阶黑白摄影——Zone System的理论与实践》、《高品质黑白摄影的技法》、《黑白摄影精技》,这三本书被许多祖国大陆的影友公认是华人社会最有深度的黑白摄影论述,也被誉为“蒋氏黑白三部曲”
★ 2002年起赴北京电影学院、杭州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做摄影讲座多次,受到众多祖国大陆影友的重视与关注
★ 2007年台北市立美术馆、成功大学艺术中心举办“台湾横着看——真实的假象”大型摄影作品个展
★ 2007年出版《台湾横着看——真实的假象,蒋载荣摄影札记》,2010年出版《光的解析——摄影光质的理论与控制研究》,2011年出版《新观念摄影——影像的视觉心理剖析》
★ 1998年、2011年作品两次获台北市立美术馆永久典藏

 

《大画幅摄影的奥秘》[中]蒋载荣

上一篇:
下一篇:
已有 0 条评论 新浪微博